一場始料未及的大地震,嚴重損毀土耳其和敘利亞震區許多重要的古跡遺址。

 

2月6日凌晨,土耳其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地區發生7.8級大地震,兩國多處古跡在地震中部分或完全倒塌,包括世界遺產加濟安泰普古堡、阿勒頗古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隨后與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等合作伙伴一起,動員專家前往現場協助當地評估受損情況。

 

距離土敘地震發生大約1個月后,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副主席澤伊內普·古爾·尤娜爾(Zeynep Gül üNAL)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已協助土耳其完成其地震災區受損古跡的初步評估工作。尤娜爾還是文化遺產保護及防災減災專家和土耳其玉勒圖茲技術大學教授。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副主席澤伊內普·古爾·尤娜爾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


2月初地震發生后,她前往土耳其古跡受損地區了解受損古跡的評估情況。她表示,盡管面臨多種挑戰,但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仍在進行更全面詳細的評估,并將提交有關修復和重建受損古跡的建議。

 

古跡損失的進一步評估還在進行中

 

新京報: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已派出專家前往受損現場評估相關損失,目前有何進展?

 

尤娜爾:近期土敘地震中,許多人不幸罹難,我深表難過。地震發生后,我所在的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就向土耳其和敘利亞提供援助。

 

在土耳其,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土耳其分會(ICOMOS Turkey)及土耳其國際現代科學理事會科學家委員會已經對震區紀念性古跡進行了初步勘查。目前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危機監測工作組的兩名成員仍然在土耳其古跡受損地區,因此我們有機會與保護團體分享有關古跡受損情況。在敘利亞,也有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成員負責對古跡受損情況進行評估。

 

此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與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和相關政府機構合作,一些建筑師協會、非政府組織以及大學的志愿者也加入實地勘查的隊伍。

 

新京報:目前是否有受損古跡的初步清單?

 

尤娜爾:2月6日強震后發生多次余震以及又一次強震,受損情況不斷發生變化,評估還在持續。

 

在土耳其,土耳其文化和旅游部與不同領域專家合作,對地震受損古跡進行了損害評估和災區需求評估。為進一步了解古跡受損的情況,土耳其已成立專門的文化遺址保護和科學咨詢機構,建立受損古跡保護區,尤其是有近8000座獨立紀念碑和歷史建筑的加濟安泰普市,仍需要一些時間了解其受損情況。

 

現階段,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在古跡保護區收集倒塌遺址和紀念性建筑中的文化碎片。

 

新京報:在評估受損古跡的過程中,面臨哪些挑戰?

 

尤娜爾:余震挑戰是其一。古跡旁邊有一部分新建筑已經倒塌,難以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展工作;其次,街道狹窄,穿行于建筑之間的人行道要先清除建筑碎片。在古跡遺址的區域要尤為謹慎,需先處理好古跡的碎片,這意味著要對其進行分類,并儲存在安全環境,以便將來使用。由于不能像對待普通建筑物碎片那樣對待受損古跡的建筑碎片,這使得評估損失的過程變得相當緩慢。

 

處于不同震源深度的城市都受到影響

 

新京報:加濟安泰普古堡損毀有多嚴重?

 

尤娜爾:初步研究表明,加濟安泰普東南部和東部的一些堡壘和城堡在地震中受損。幸運的是,不會發生大坍塌。目前還在更詳細地評估加濟安泰普古堡受損情況。未來幾周內,我們將能夠給出更確切的統計數據。土敘地震規模之大始料未及。通常情況下,震源深度不一樣,破壞程度也不一樣,但出乎意料的是,處于不同震源深度的城市都受到了類似的影響。


當地時間2月18日,土耳其加濟安泰普,作為地標性古跡的加濟安泰普古堡在地震中損毀嚴重。 圖/視覺中國

 

新京報:除了加濟安泰普古堡,還有哪些古跡在此次地震中損毀?

 

尤娜爾:許多紀念性古跡都遭到嚴重損壞,安塔基亞市的哈比比·內卡爾清真寺可能是最為人所知的古跡。其他諸如猶太教堂等也被破壞。

 

現階段要防止古跡遭到進一步破壞

 

新京報: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將如何幫助修復和重建文化遺產?

 

尤娜爾: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官網上的“修復和重建項目”是處理這一問題的重要范例。地震后需要當地提供研究每個建筑詳細信息的方法等。與此前案例研究一樣,土耳其古跡受損評估工作也是以此方式進行。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正在記錄每個步驟,目前正處于了解古跡修復和重建需求的開始階段。

 

實際上,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關于修復和重建古跡的建議也將提上議程。

 

新京報:預計何時把有關建議提上議程?

 

尤娜爾:需等更詳細的震區古跡整體受損情況評估。就目前而言,多方需要共享震后緊急情況,先確定受損古跡的情況是否已穩定,才能有更多時間來思考修復的方法以及規模。

 

事實上在這一階段,首要任務是防止對歷史古跡的進一步破壞,然后我們可以考慮如何進行重建,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以及第二優先事項是什么。土耳其文化部已經為受損建筑作標記,表明未經允許不能對其進行干預。

 

新京報:如果關于修復和重建土敘地震中受損古跡的提議得到響應,ICOMOS將協助當地開展相關工作嗎?

 

尤娜爾: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已經出臺世界文化創傷后恢復與重建指南文件。實際上受土敘地震影響的整個古跡區域還處于創傷階段。等到創傷后的重建階段,ICOMOS將考慮新情況,提出一些修復的建議。

 

修復和重建需穩步推進,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如果太慢,該地域的獨特古跡有可能消失,人類將失去一些遺產。

 

修復和重建應盡可能地使用原始材料

 

新京報:修復和重建因土敘地震受損的建筑面臨哪些挑戰?

 

尤娜爾:這與古跡受損規模及其影響程度有關。

 

古跡所在地區文化多元,重建將是敏感的決定,應由相關專家、決策者和利益相關者共同做出,不僅是從事遺址修復、考古、歷史藝術和社會科學方面的遺產專家,還有生活在遺址周圍的居民。許多古跡是當地居民的集體記憶,也要讓他們參與到修復的工作中來。

 

技術上,修復和重建需要諸多相關領域的專家出力,積累大量獨特材料。首選是盡可能地使用原始材料,有些原始材料能夠再利用,對搶救古跡承載的文化很重要,再用新的材料替代原先受損不足的部分。

 

新京報:是否有可能使用抗震材料修復和重建受損古跡?

 

尤娜爾:技術上可行。每座建筑就像一個病人,需非常謹慎地對待,不能對其造成破壞,最好能由從事古跡保護的建筑師和建筑工程師共同決定如何修復受損古跡,很多文物專家也會期待,修復能夠融入新技術,但這需要足夠的勇氣。

 

新京報:預計修復和重建因土敘地震受損的古跡需多少資金?

 

尤娜爾:需先完成損失的全面評估,但從實際損失規模和影響來看,震后修復和重建所需的資金將不是一筆小數目。

 

新京報記者 朱月紅 姚遠

編輯 張磊 校對 楊許麗